首页 >> 科学研究 >> 理论前沿 >> 正文
朱卫东:从“习马会”看两岸关系发展走向
作者: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5-11-23

2015-11-17 宣讲家网 朱卫东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

核心提示:2015117日下午,举世瞩目的“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海内外都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习马会”是两岸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为巩固两岸和平,维持两岸的现状,所做出的重大举措。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做客宣讲家,对此次“习马会”的内容、成因、影响以及“习马会”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大陆的对台政策做出详细地分析。

前不久,也就是117日下午,举世瞩目的“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台湾方面的领导人马英九以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彼此互称先生的方式,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了会晤。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两岸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的关头,为巩固两岸和平、维持两岸的现状所做出的重大举措。它向海内外传递出一个清晰而强有力的一个信号,那就是两岸各方应该全力维护在“九二共识”、两岸反对“台独”基础上所建构出的和平发展的大格局,全力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定位与合作基石,绝不允许岛内外任何势力去破坏、阻碍这一现状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程。

因为“习马会”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分治66年的第一次领导人会谈,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会议举行之后,海内外都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以说,“习马会”的消息刊登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所以今天,我想讲四个问题:第一个是“习马会”基本情况的介绍;第二个是“习马会”的成因;第三个是“习马会”的影响;第四个是“习马会”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与大陆的对台政策。

一、“习马会”的主要内容

首先,这次“习马会”为什么那么引起关注?我觉得不仅仅因为它是66年来的第一次握手,具有里程碑式的象征意义和指标意义。同时,从“习马会”所谈的内容来看,它对下一步的两岸关系发展也具有实质的意义。在这次谈话里面,习近平总书记提了四点意见,主要是四个坚持。第一个是坚持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不动摇。就是强调“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是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告诉台湾,无论什么党派,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的意涵,大陆都愿意同它交往,反之,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大陆绝不答应。第二个坚持是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这里,大陆方面提出了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努力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性框架。在这里面,大陆方面提出来,双方的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现在主要是指国台办张志军主任和台湾方面陆委会的主委,他们之间可以先设立两岸热线,去管控矛盾、管控分歧。同时,双方都能够尊重两岸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避免这种分歧干扰两岸的感情。对于台湾方面所关心的国际空间的问题,只要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双方都可以进行务实合作,合情合理的安排。第三个坚持是坚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习总书记再次强调的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只要是有利于台湾民众福祉、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有利于振兴中华民族的事,大陆都积极去做,好事办实。对台湾方面关心的,比如说两岸的货物贸易协商,两会互设办事机构,乃至大陆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台湾加入“亚投行”,大陆方面都释放出了积极的善意。其实从现在来看,“亚投行”刚刚成立,“亚投行”的侯任行长金立群也代表大陆政府表示欢迎台湾以适当的名义尽早加入“亚投行”。在这次“习马会”中,习近平先生还提到加强两岸青年工作,强调要为两岸青年的学习、就业、创业、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特别强调两岸一家亲。第四个坚持是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习总书记对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同时,马英九也提了五点建议,这五点建议虽然跟习近平先生表述有差异,但是基本上达成的意涵是一样的。主要强调双方共同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反对“台独”。强调两岸要和平交流,不要冲突、隔绝、对抗。同时强调深化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人民是一家人,双方要致力于民族的复兴。所以从表述来看这次“习马会”,习近平先生跟马英九先生以互称先生的方式,达成了没有共识的共识。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发展的路径、发展的目标,其实是达成了广泛的一致。虽然这次“习马会”最后没有以联合声明的方式表述出来,但它实际上是以领导人共识的这种权威的表达方式,对下一步的两岸关系发展做了一个定调,指明了一个方向。所以我觉得,这是这次“习马会”双方谈的主要内容,确确实实都是有关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些重大的基础性、原则性问题。这是我讲的第一点,就是“习马会”的基本的内容。

当然,海内外舆论都很关注这个会议本身的历史意义以及一些花絮。比如说双方为了实现这66年的握手握了长达2分钟,一些海外舆论评价说,这是叫“手握九了,心更近了”,这个“九”是九马英九的九,这个“近”是习近平的近。有人采访马英九先生,你当时握手的感觉是什么?马英九说,我感觉到我们双方都很用力。这就表明了两岸领导人对历史使命和责任的担当。

此次“习马会”受到了海内外媒体舆论的高度关注,有几百名海内外记者去现场报道,各方面的评价和反应都非常积极正面。总的来看,主要有这几点。从大陆方面的反应来看,张志军主任在会后的记者会上做了详细的说明,大陆非常肯定这次会议对于推进下一步两岸发展具有的里程碑的意义。台湾方面,我用马英九自己的评价来说,他说“习马会”是在外界“意外但期待”的气氛中进行的,过程非常顺利,这是两岸66年来第一次领导人的会谈,具有历史的里程碑的象征意义,具体的内容和结论,涵盖了两岸的关键议题,也有实质意义。那么国民党的主席,下一届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参选人朱立伦的评价是什么呢?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它的意义远远要大于一场选举。当然,因为岛内面临着2016116的选举,所以民进党从选举的角度,对这次“习马会”还是大肆的攻击抹黑。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民进党蔡英文对“习马会”的评价是把“习马会”与两岸领导人的会晤区别开来的。重点是“打马”,但是很尊重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对大陆进行多少批评,主要是批评马英九,这也是民进党一贯的制式反应。因为这次“习马会”对民进党的选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会让很多台湾的老百姓,中间选民也好,泛绿选民也好,泛蓝选民也好,认真地从“习马会”共识里思考,怎么样才能去维护现在的这种两岸关系发展良好的势头。所以我觉得,民进党的这种气急败坏的反应正说明了“习马会”所起的正面作用,真正地戳到了民进党的痛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美方的评价。我们知道,美国是影响台湾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这次两岸领导人在会晤前,都通知了美方,无论是在会前还是会后,美方对“习马会”都非常肯定,这也显示了目前中美关系,以及现在大陆、美国、台湾三方的沟通,还是比较顺畅的。美方也肯定,“习马会”其实是一个三赢的结果。所以我们从美国白宫和发言人的表态里看,他们是非常欢迎和鼓励两岸建设性对话的,都乐意看到“习马会”改善两岸关系,这对于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是非常有意义的。美方也表示,“习马会”这种做法,其实是符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义的。

我们从会上所讲话的内容,以及海内外各方的反应里看,这次“习马会”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仅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成果,同时,也是两岸关系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新起点。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介绍一下“习马会”的一些情况。

二、“习马会”的成因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举行“习马会”?外界感到很突然,但是又非常期待。“习马会”的议题在两年前就提出来了。大陆一直对举行两岸领导人会晤持开放态度,20年前即有此议题。这个议题最近两年比较热,可能因为马英九在201312月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一反过去的态度,首度明确表示希望参加北京APEC会议,以实现“习马会”的意愿,但限于种种原因没有成行。2013年以后,两岸围绕领导人会晤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经过各方的努力,终于在2015年的117成功举行。

“习马会”的成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双方都有意愿。大陆希望举行两岸领导人会晤,台湾方面也愿意。所以,只要是想解决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这次“习马会”能够成功举行,同习总书记个人的对台新思维、意志力、决断力非常有关系,这也得到海外舆论的高度评价。当然,马英九也是值得称赞的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家。从个人理念来看,自2008年上台以来,他一直强调自己是中国人,要振兴中华,两岸是一家,同是中华民族。所以,马英九有很深的民族情怀。同时,他的任期(至2016520结束)就要结束了,为了延续他2008年以来推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为继任者留下政治遗产,马英九也非常愿意将这些遗产通过两岸领导人会晤的形式固定下来。

当然,也有岛内舆论评价说,马英九是为了得什么诺贝尔奖。这可能小看了马英九。马英九总的意思是,希望他下台之后,给下一任留下可以接受的两岸现状,两岸领导人见面以后,还可以往前走,大家都有机会上桥渡海,但是要遵守交通规则。所以,在2015年的选举还剩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在马英九的任期剩余半年的时候,他下定决心,要积极争取实现两岸领导人会晤。这是第一个原因,双方都有意愿。

第二,两岸携手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自2008年以来,两岸推动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转折,出现了大合作、大交流、大发展的喜人局面。这些丰硕成果,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创造了积极条件。

第三,双方有政治互信。这是根本原因。大陆方面经过这7年半的两岸和平发展的实践,同国民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方面形成了共识,这成为双方交流、合作的基础。也就是说,七年多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了不断的累积和深化。所以,“习马会”其实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如果没有此前7年多的开渠引水,没有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就不可能有“习马会”。从这个意义上讲,“蔡习会”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蔡英文和民进党有鲜明的“台独”立场,特别是民进党还有“台独”的党纲,为民共党际关系的正常化设置了关键性障碍。目前,大陆同民进党没有任何党建的交流,遑论同民进党领导人会面。我想强调一点:两岸领导人会面的前提,首先是两岸同属于一个国家。有“九二共识”的互信,两岸才有可能以互称先生的方式在新加坡举行会晤。这也是两岸政治互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大家可能想,为什么会选择新加坡?首先,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国家,在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中也曾作出独特、积极的贡献。1993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的负责人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迈出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其次,新加坡跟两岸关系都比较好。另外,此次“习马会”选择在新加坡,没有任何国际元素,新加坡不介入、不参与、不干预,只是提供一个地点。这也符合大陆方面强调的,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有办法来解决自己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两岸政治分歧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以新加坡模式来处理两岸问题,反映了两岸中国人的智慧和两岸互信的程度。这是我讲的“习马会”的三个成因。

三、“习马会”的影响

这次“习马会”举行之后,海内外反响非常大,即使到今天,“习马会”的影响和它所产生的政治效应还在岛内持续地发酵。马英九方面为了驳斥民进党所讲的“黑箱作业”,想到台湾的立法机构去报告,但是民进党担心这一报告进一步在党内社会炒热了“习马会”,所以没有同意。但是马英九当局准备以全民开讲的方式,以电视等形式进一步直接地面对岛内社会来宣讲“习马会”到底是不是黑箱作业,“习马会”历史意义到底在哪里。现在各方也都有评论,我个人的观察来说,对“习马会”的评价不仅仅要从岛内的局势看,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是从岛内的局势来看,也不能仅仅只看到选前,更重要的是看2016年选后对岛内政局会产生什么影响。所以,“习马会”的影响,我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突破、巩固、开创,这六个字。

所谓突破,就是这次“习马会”是两岸1949年以来66年的第一次,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我们知道,从1949年以来到现在,两岸关系发展大体经历过几个阶段,1949年到1987年,基本上两岸处在老死不相往来,政治上的对立、对峙、对抗的阶段。1987年以后两岸民众开始交流,从1987年到1993年成立了海基会、海协会,1993年实现了汪辜会谈,两岸事务部门的负责人在新加坡会晤,就事务性、功能性、经济性的议题举行了会面,迈出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此后,到了2005年,实现了“胡连会”,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见了面。到了2014年,负责两岸事务的负责人,主要是国台办与陆委会首先见了面,并且达成了一个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机制,也就是主管两岸事务部门的负责人见了面。那么这次是最高层次的两岸领导人会面,所以它实际上是把两岸的交往、互动、交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最高层级,把两岸关系的发展推向了两岸领导人政治对话的历史高度。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而且是以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互称先生的方式来见面,我觉得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是历史性的突破。

第二个词是巩固。这次“习马会”,我觉得有两个巩固,第一个巩固是巩固了和平发展道路。从习近平先生跟马英九先生谈话的内容来看,都充分肯定了过去7年多两岸关系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巩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下一步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两岸和平发展道路。第二个巩固是巩固了“九二共识”。是以两岸领导人共识的表达方式,一种权威的方式,对“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再确认。所以它巩固了两岸共属一个中国的和平发展框架,使之成为两岸现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蔡英文不是说要维持现状吗?你上台之后能维持得了这样的现状,能够跟我们的习近平先生见面吗?所以我觉得,巩固了“九二共识”为中心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所以两岸领导人会面实际上成为了两岸一种新的现状,对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三个,我觉得是开创。开创是什么呢?“习马会”给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开辟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可以向世人表明,两岸的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面上看,两岸关系在向深水区迈进的时候,两岸领导人会晤,会面临身份的问题、民意的问题、会谈的成果问题、地点问题等等。但这次,习总书记没有称总书记,马英九也没有称他的职务,都称先生,以这种方式实现了会晤,并且达成了很多关键性的共识。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在下一步的两岸关系中,让人们脑洞大开,想象力大开。只要两岸关系在承认“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基础上,两岸没有办不成的事,所以习总书记讲两岸一家亲嘛,只要两岸互信足,对于两岸老百姓来说,特别是对台湾民众来说,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我说的开创就是开辟了两岸关系的未来前景,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如果要具体地谈,从战略层面上来讲,是登高望远,着眼未来。两岸领导人在两岸关系面临新的十字路口的基础上,为了两岸民众的福祉,为了民族的发展,体现出一种历史责任、历史担当。所以我觉得,在战略层面上,肯定过去,就是肯定过去所走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巩固成果,就是对“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于一个国家的再确认;还有提前划线,给可能上台的蔡英文民进党提前划线,发出警讯,搞“台独”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马英九国民党这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是走的通的,而且越走越光明。还有一句话是开创未来。这是从战略层面上看,我们不能够仅仅从党内政局的角度看,这样有可能贬低了“习马会”所应有的战略意义和历史影响。

从战术层面来看,两岸双方是立足现实,是要应对挑战的。 “习马会”当然会对即将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和台湾立法机构选举产生影响,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明年这两项选举将给岛内政局带来很大的影响,两岸关系在这样的十字路口上,我觉得“习马会”所达成的这种共识,可以促使岛内民众认真地去思考,究竟应该怎么样去维护现在两岸关系发展的这种大好局面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怎么样才能维持现状,维持这种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基础上的发展大局?我觉得这会促使选民脑力激荡,使他去思考。这对于国民党的选情,客观上我觉得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效应,有助于国民党打“两岸牌”,或者说进一步凸显国民党在两岸的优势,凸显它是有能力去处理两岸关系的。那么这给民进党当然会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刚才说了,民进党恼羞成怒,两次用“很失望”表明对“习马会”的一些看法。这就说明,它对台湾、对中间选民、对绿营都会产生影响。应该说,“习马会”凸显了民进党“台独”的荒谬性,凸显了民进党缺乏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那么“习马会”也为蔡英文可能的上台执政提前划了线,框住了台湾的领导人未来走“台独”的任何机会。这是我讲的“习马会”的影响。

四、“习马会”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以及下一步大陆对台政策

2016116,台湾将举行地区领导人选举和台湾立法机构的改选两项选举,对于下一步台湾政局的走向乃至两岸关系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目前看,国民党的竞选形势不是很好,民进党的形势在走上升通道,所以大家都很关心:倘若是民进党蔡英文上台,两岸关系会走什么样的道路?我觉得在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上将考验当政者的智慧、远见、耐心和信心。

在这里,我们首先讲第一个大问题,2016年之后两岸关系面临的主要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两岸关系的发展可能会面临着岛内党政轮替所带来的倒退、停滞的风险。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蔡英文民进党有鲜明的“台独”立场,也不会轻易放弃,特别是这次选情是国民党比较差的情况下,民进党拣了一个便宜,顺风顺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担心,蔡英文上台之后,两岸能够达成某种共识吗?能够进行某种政治合作吗?能够像现在“习马会”那样实现“习蔡会”吗?这是大家比较担心的,如果不能这样,那蔡英文会走什么样的道路?我觉得从蔡英文个人政治理念上来看,多数人都认为蔡英文是一个理念型的“台独”,对“台独”有很深的坚持。而且这次选举,一旦是在没有调整“台独”政策的情况下上了台,蔡英文就会产生一种盲目的自信,她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和幻想:我不调整“台独”政策也上了台,我干嘛还要调整“台独”政策?而对大陆来讲,大陆13亿老百姓不可能容许与主张国家分裂的政党打交道,大陆不可能在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同民进党妥协。所以,现在看来,民共之间很难找到一种模糊的空间,找到一种像我们跟国民党合作的“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这一点是大家比较担心的,也是海内外观察家都很关注的一点,民共之间能不能有共识?目前看没有答案。

另一方面,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蔡英文将来会去搞“台独”吗?我的观察是:她不会轻易放弃“台独”立场,一定会去搞“台独”。当然,可能也不会搞陈水扁式碰撞、对抗的那种“激进式台独”,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蔡英文当选之后面临一大堆问题,两岸关系也没有出现转圜余地和突破空间,岛内经济又很差,也不排除她为了转移视线,通过搞“激进台独”去安抚绿营的一些群众。当然现在看,这种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她会做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台独”,也就是说,蔡英文未来会推行一条“和平的‘台独’路线”,表面上不说搞“台独”,但也不会放弃“台独”,暗地里去搞“台独”,还表明愿意跟你(大陆)交流。在这种状况下,会出现两岸关系新的复杂局面。所以,现在大家都很关心,一旦2016116蔡英文上台,她的第一步怎么走?因为她要到520才正式就职。中国有一句话是“万事起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中间这四个月其实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机会之窗,就看蔡英文对形势怎样判断,是不是错误评估了形势,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大陆?总的来讲,蔡英文如果上台,这四年对大陆的对台工作来说是一个挑战,绝对不会像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挑战那样,而会很复杂,有时候也会比较尖锐。这是两岸关系面临挑战的第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岛内政治可能会面临着民进党权力过大、缺乏制衡的风险。从岛内政治发展趋势上看,民粹当道了,这种社会的气氛使得国民党现在在走下坡路,倘若国民党在选举中落败,而且是败得比较惨的话,那么国民党既有的、固有的矛盾会爆发出来,也不排除国民党会出现内部一些人出走等各种各样的局面。所以,一方面,国民党在走下坡路,有可能立场倒退;另一方面,蔡英文民进党有可能在“立法院”起一种主导的地位。从现在的“立法委员”的选情来看,形势不乐观,民进党有可能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即使不过半,也可能通过执政权力与时代力量甚至与亲民党等组成绿色的联盟,去组织“立法院”,届时民进党既掌握了行政权,又掌握了立法权,也掌握了地方的执政权,面对这样一个权力膨胀的蔡英文民进党,在缺乏制衡的情况下,这对两岸关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岛内民意面临着民进党上台执政之后两岸政治认同混乱加剧的风险。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在两岸认同问题上、在民族国家认同问题上,出现了种种混乱、异化的现象,使得他们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对大陆台湾的前途都有很多不正确的认识。一旦民进党上台,刚才讲了,它虽然不敢去搞“激进的‘台独’”,但会搞加大“去中国化”的教育,走“去中国化”路线,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来影响更多的年轻人。所以我觉得,再经过4年这样的发展,对台湾的民意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当然了,我们还得要充满信心。我刚才讲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大陆为台湾提供了发展巨大的空间,特别是为年轻人。这次“习马会”上,习总书记一再强调,为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的就学、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条件。所以,通过两岸融合,年轻人在逐步成熟的时候,我想也是会逐步改变它对两岸关系、台湾前途的看法。

第四个挑战,是从涉外事务上来说,面临着民进党一旦上台,会冲击国际上一个中国框架的风险。因为一旦民进党上台,由于民共之间没有共事,两岸之间也没有沟通渠道,那么民进党可能会进一步从内政需要的考虑,从争取民心的角度,在国际舞台上去频频冲撞、挑战国际上一个中国的框架。另外一方面,民进党也有可能推行更加亲美、媚日的政策,这样在客观上也为美、日的右翼政治势力插手干涉台湾问题提供了空间和机会。我们注意,对“习马会”的评价,虽然美方也表示欢迎、鼓励两岸的建设性对话,但是我觉得,从美国的对华战略、美国的两岸政策本质上来讲,它是希望两岸维持一个合而不统的局面的。任何两岸关系的过近、过快的发展,或者是过远的发展,都是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的。过去陈水扁搞“激进‘台独’”,两岸关系过远,打破了两岸的这种现状,所以美国人也出来反对“激进‘台独’”。像马英九方面,如果两岸关系这7年多大发展,美方认为过快、过近,也会出来阻碍。美国人希望两岸关系是合而不统的局面,保持一种和平、合作的状态就好了。如果是蔡英文上台的话,我觉得,民进党的亲美政策以及美国重回亚太的战略,它们的进一步推进就找到了某种空间和支撑点,届时台湾问题,两岸关系发展的外部干扰将会增加,我觉得值得重视。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大问题,2016年一旦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将面临的诸多的挑战,主要是四大挑战。

第二个大问题,保持战略定义与战略自信,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如同刚才所说,大陆方面所面临的在台湾问题上展现出的复杂性以及民进党上台而带来的挑战等,都是在大陆发展越来越好,蒸蒸日上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大陆并不担心。因为大陆有办法、有能力、有决心,也就是说,大陆现在的工具箱里的工具很多,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中国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势不可当。两岸的实力对比所显现出的差距越来越大,总体表现出大陆强、台湾弱,并且这种发展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强化。也就是说,时与势都不站在台湾这一边,如果台湾愿意去内斗,愿意去搞“台独”,只能是自己的筹码越来越少,只能是自己越来越被边缘化、泡沫化,这对台湾的经济和对台湾老百姓而言,都不会带来任何好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陆有充分的自信、包容心和耐心,来应对一切挑战。而这种自信、包容心和耐心,主要是来自大陆实力的快速增长,这也是我们能够主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支撑点。这就是我讲的,特别强调实力和力量的对比是最具实质意义的,所以我们对岛内形势的看法是“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当然我们在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坚持中央对台大政方针的同时,还要根据台湾岛内新的情况、新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我们的政策、策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台湾民心。因此对于两岸关系在未来的发展变数,我们的基本想法是,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因为现在时与势都站在大陆这边,形势的发展也是朝着有利于统一、有利于大陆的方面发展的。这就是第二个观点,保持战略自信与战略的定力,坚持原则不动摇,同时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策略。

第三,坚持道路自信,努力推动各方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其实大陆方面并不关心台湾的选举,也不会介入台湾的选举,我们关心的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因此“习马会”关心的都是一些重大的战略问题,比如,台湾向何处去?两岸关系向何处去?中华民族向何处去?而要实现民族的振兴,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它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是因为这条道路已经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得到了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民众的认可、欢迎以及受到国际社会欢迎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同时也可以维护、促进两岸同胞的利益,去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尊重了历史和现实的,也可以说是围绕台湾问题的各个利益攸关方的最大公约数,同时也是可以携手各方朝前走的一个最佳选择。所以大陆方面,特别强调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坚持这种道路的自信,排除万难,排除一切干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当然这种自信不是盲信,我们也不会说一个“习马会”,就解决了岛内的一切问题、解决了两岸关系的一切问题,但是它毕竟是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因为两岸关系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实两岸关系的发展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或者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是我们坚定正确的方向,并且每一步都是前进的脚步。这是两岸各方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的一点,而至于“台独”之路,也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台独”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道而驰,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李登辉如此,陈水扁更是如此。如果说陈水扁对两岸关系有“贡献”的话,那主要是对“台独”进行了证伪,他证明了“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台独”是没有任何前途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台独”之路走不通就不去重视它,其实当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的现实威胁还是岛内的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所以对于民进党上台的可能性,两岸各方都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以上主要是从“习马会”的角度,分析了“习马会”的基本内容、成因以及影响,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也分析了下一步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基本意思就是要坚持道路的自信,坚持中央的对台大政方针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

早在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全诗在高度彷徨与感叹之后峰回路转,下一句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展现了诗人坚信未来美好前景终会到来的那种急流勇进的精神。所以我相信,两岸关系也会是这样跌宕多姿、前途光明的发展历程,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