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快讯 >> 正文
洛阳日报刊登我院教师周鹏理论文章
作者: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9-11

2017年9月8日,洛阳日报第09版《凝聚力量 团结奋进 喜迎十九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理论文章摘登(一)》专栏刊登我院教师周鹏博士理论文章《立场、观点与方法》。

报道链接:http://lyrb.lyd.com.cn/html2/2017-09/08/content_130401.htm

报道原文:

立场、观点与方法

皇冠手机登录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鹏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次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为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就在于学习和坚持其中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根本立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最核心的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贯穿其中的根本立场。根本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是站在人们的利害角度去想问题、办事情。站在哪些人们的利害角度去想问题、办事情,直接决定着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非常精辟,但在这样精辟的讲话中多达14次直接提及人民、人民群众,涉及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愿望、人民生活、人民群众的需要、向人民的承诺、人民认可、人民群众的评价等多个方面。这足以表明“人民至上”是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鲜明立场。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7·26”重要讲话中的人民立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现实的困难和问题;第二,发展相信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慧和力量;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第四,将人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与不好的最终评判者,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二、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基本观点

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当代中国现实,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具体看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回答了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讲话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第二,全方位阐述了五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讲话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总结了党和国家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第三,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科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四,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

第五,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阐述、提出新要求。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阐述、提出新要求,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且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之后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六,明确提出了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三、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既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指导了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贯穿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钥匙”。现将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概括如下:

第一,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就是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观察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运用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能够确保我党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我党历来重视形势分析,总是在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第三,科学统筹的方法,就是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科学统筹的方法既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总体推进上,又体现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只有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