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 返回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示范校建设专题网>>政策解读>>正文

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

更新时间:2019年06月18日 18:06点击次数:字号:T|T

           

深化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改革任务。2017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重要主体、人才培养改革主线、社会组织等供需对接作用“四位一体”的架构。

近年来,各地方本科高校及高职院校先后启动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转型发展,取得很大进展。

 
在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工会联合会主席陈存根做题为“坚持正确育人方向  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主旨报告。

陈存根表示,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劳动•实践•创造——开启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他认为,应从 以下四点推进人才建设。

 
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确保学生政治过硬,身体健康,理论扎实,技术熟练,实践丰富。核心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关键要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学成之后能够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贡献,而不是眼高手低,会说不会做,有知识缺技术,难以适应工作。产教融合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与劳动、与实践、与创造紧密融合:

☞ 2014年专门批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

☞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教育要“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 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高校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劳动观点,认为劳动光荣,劳动伟大,才能真正热爱劳动,认真参加劳动,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秉持教育公益性原则

公益性是教育不可动摇的核心性质。秉持公益性原则就是要确保教育经费必须用于学生,特别是用于实践教学。必须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引领、校企合作、经费保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对实践教学的经费要有刚性约束。


政府是教育事业的主导者,通过顶层设计,加强教育投入,保证办学经费,正确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产教融合,严格办学资格准入和教育质量评估,履行好监管责任,防止“一支粉笔、几台电脑”就开张办学校或新设专业;


产业部门是参与者,要履行好用人部门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参与教育事业,不以经济利益作为主要活动目标;


高等院校既是教育的执行者,也是社会人才的供给者,必须认真履行好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职责,处理好教育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关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实践教学条件;


行业协会和学术组织要不断完善自身发展,履行好参与者、咨询者和自律监督者的职责,真正为产教关系良性发展发挥作用。


深化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既是战略,更是战术。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从教学改革入手,形成系统、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夯实产教融合的根基。

01
一要明确办学培养目标
高校大专、本科学生培养,必须按照产学融合的需要,聚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能力的培养,切实改变在办学目标上一律盲目向研究型大学对标,专注专科升学院,学院改大学,大学争硕、博点,追求所谓的“高大全”,重名字面子、轻学子里子等现象。

02
二要优化培养方案
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既要体现有扎实理论学习,又有丰富实践历练的要求,与劳动生产、社会管理、社会实践、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让学生要清楚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明白干什么、怎么干。要着眼于增强专业教学的岗位指向性、任务明确性、要求具体性,倡导基于现实工作标准的实训教学。

03
三要建设一支资质合格的教师队伍
首先要不断充实在校教师的理论功底,又要下大功夫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有岗位规范任职要求和评价标准。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聘请企业和社会上品行端正、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资深技工担任兼职教师,从而形成专兼结合,优势互补、资质合格、符合要求、满足教学的教师队伍。

04
四要完善教学计划
教学具体安排要对实践教学环节有刚性要求,明确实践教学目的、内容、要求、方法、时间、地点,绝对不能粗枝大叶、马马虎虎。

05
五要做实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包括实践教学教材、实践教学材料、实验室、工厂企业和实践基地,从而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必须有足够学时,不能简单凑数,更不能“放羊式”安排放任不管,草草了事,要确保学生真正能够深入实践亲自动手经受历练。

06
六要加强考核
明确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办法,从作业报告、教学实验到课程实习、毕业实践,教师都应像理论教学一样进行认真批改和考试考核。要建立奖罚机制,以更好地树立注重实践教学的导向。

 

创新完善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

从根本保障上来说,必须建立“政府统筹规划、部门协调推动、企业配合支持、学校组织实施、师生积极参与”的产学融合稳定的组织运行机制,这就需要国家制定出台专门制度和政策,建立形成促进产教融合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从而保证产学融合平稳有序持久健康发展。

1
一要制定产教融合发展规划。政府主导,协调各有关产业主管部门根据教育实际、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水平,通盘考虑统筹制定中央和地方的产学融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要建立政府指导、校企协作机制。明确政府、学校、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使协同推进产教融合成为行业的硬性规定和大家的共同任务。要指导行业发布人才需求。

教育部门应当联合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同时要求各高等院校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接受行业指导。

要畅通校企通道。支持企业发挥办学需求主体作用,和学校一起共同探索专业共建、培养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变革之路。

政府、企业和学校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鼓励大学教师和学生主动深入生产一线,帮助解决具体技术问题,不断历练、提高、检验实践动手能力。

校企通过协作,共同建设专业学科,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2
二要建立产教融合办学评估表彰制度。教育和产业主管部门可联合开展产教融合办学质量和社会贡献评估,定期举行交流表彰活动,使注重产教融合成为高校的办学文化和时尚追求,受到社会大力支持和应有尊重。


3
三要彻底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晋升办法。切实改变目前只看论文篇数和发表刊物,不看经济效益、社会贡献的做法,让直接服务社会,促进产教融合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晋升的指挥棒。要探索建立更加科学,既有利于就业,又有利于提升从业能力和不断促进全社会生产技术进步水平提高的资格评价办法。评价着重针对实践环节,考核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倒逼学校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