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6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我国全面拉开了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大幕,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己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共识。
一、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历史必然
应用型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实施教育分类发展的必然结果((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0]显示,2016年全国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699万人,高考录取率达到82. 15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 %,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50%以上,届时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己由人民群众大量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供给与经济社会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矛盾。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己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知识更新、技术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等新经济蓬勃发展,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各类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李海莲等人认为,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加快,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日益凸显,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化、错位化发展己经成为迫切需要和普遍共识。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基,我国己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分层发展却较为缓慢,尤其是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发展方向趋同,大多数本科高校仍按照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造成“千校一面”,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下,这不仅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要求《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A]明确提出,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产教融合是应用型转型的关键
推进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人才培养的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对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引领作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问题,因此产教融合将是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关键。邱占林等人认为‘产教融合”是当前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己成为地方普通本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只有通过产教融合,才能按照区域产业需求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才能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才能促进以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性创新,让高校真正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才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合理布局,提升教育质量,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实现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
三、当前高校产教融合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千校一面,人才培养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尤其是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发展方向趋同,大多数本科高校均按照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学校层面,原有以教学及科研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单一评价体系仍未根本改变,社会、高校、教师对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仍未转变,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应用,对人才培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高校成为与社会隔离的“象牙塔”现象仍然客观存在。
(二)高校变革的驱动力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即将步入普及化阶段,但高考录取率仍在不断提升,生源数量仍然较为充足,高等教育入口市场需求仍然较大,高等教育即将进入买方市场但目前整体仍是需方市场,各高校之间生源竞争加剧但尚未进入一个充分竞争阶段。虽然己经出现部分省份和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的现象,但整体来说招生生源尚未出现大幅下滑,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惯性仍在,进行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的意识不足。
(三)企业参与高校教育的驱动力不足
中国虽然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要短得多。有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大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 -9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 5年;而在美国与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分别为8. 2年、12. 5年,欧美大企业平均寿命长达40年,日本大企业平均寿命有58年。
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快,多数企业长期处于低门槛领域的竞争激烈,存活率低,存活周期短,出于机会驱动和短期盈利动机,多数中小企业缺乏长远发展谋划,不关注人员培训与
生产、服务能力提升,注重人才使用而轻视人才培养,对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紧迫感,导致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内驱力不足。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往往需要花更多的人力、财力去一对一地帮助这些实习生,企业对员工的管理难度加大,成本也大大增加。如果政府和学校对企业补偿和补助不到位,企业的动力将会降低。
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对自我职业发展的认知决定了学生不成熟的就业心态,多数学生在企业学到技能本领后,一旦岗位或发展不如意就会离职,当出现企业花钱为他人培养人才的结果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热情将会大大降低。
(四)双师型师资并非真正双能
应用型师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它将直接决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落地。
教师的学历及职称既是国家对高校考评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对高校水平认知的重要因子。高校教师普遍从校门到校}」,理论功底强,实践动手能力差,多数持有技能证书的“双师型”师资往往是通过考试取得而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欠缺。虽然近年来各高校通过优化教师结构、强化教师职业能力、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引进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加入教师队伍等方面做出努力,但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普遍与市场脱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五)校企合作中学院派与实战派的简单组合难以形成有效团队
一个真正的团队往往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协作为基础,遵循共同的规范和方法,团队成员在技术或技能上形成互补,而来自高校的从校门到校门的高学历师资与来自行业聘请的有丰富经验的实战派兼职师资,由于各自在自身定位、思想认知、发展方向、价值取向、考评体系上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组合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团队。
(六)协同育人机制缺失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应用”,而应用来源于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唐未兵等人认为,应“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切实推动校企合作人
才培养”。
高校与企业一个是人才的输出方,一个是人才的应用方,二者的性质、目标、定位和利益机制不同,高校注重理论教学,自身不进行企业经营活动,仅仅依赖于与产业的交流机制难以深刻理解产业需求并做出敏捷反应,人才培养与企业及社会需求容易脱节。企业是利益导向并且受市场影响大,当企业处理高速发展期,有强烈的人才需求,愿意付出成本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而当企业处于低谷时,大部分企业就不再愿意承担育人责任。因此,如果校企之间不能建立合理的费用分担、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二者将难以形成持续性目标结合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也将形同虚设。
同时,就高校内部而言,各组织机构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学科专业之间及其内部的边界过于清晰,缺乏相互支撑和相互渗透,难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难以为学生提供
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培养教育支撑。
(七)校企合作模式单一,产教融合流于形式
当前,大多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虽然推行校企合作的热J隋很高,但合作的模式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校企共建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上。相比于高职高专的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开办校中厂、厂中校等多元化合作方式,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仍然以粗放的合作为主,尚未形成企业参与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产教融合流于形式。这一现状始终困扰着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极大地制约了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目标和着力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造成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的本质并不是方式方法问题,而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上不想成为沦为高职高专,意识上向研究型大学靠拢,行动上重形轻魂,体制机制上不能形成对产教融合的支撑”的问题。
四、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破解之道
(一)政府推动高校变革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贡献,必须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深化产教融合,就是要推进管办评分离和“放管服”改革,加快教育治理模式转变。
1.建立第三方评估评价监督机制
应加快成立由地方发改委、教育部门、产业或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高校转型评估指标体系,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推进人才需求预测、应用型高校转型、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将教育教学评估、双一流建设评估、应用
型高校转型评估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通过财政支持、招生计划等宏观调控手段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产教融合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
2.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当前,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己探底趋稳,高考计划录取率也己基本达到顶峰,生源外流现象持续加剧,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高校生源数量己基本达到顶峰,高等教育即将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质量的竞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要解决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问题,核心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减少行政干预,促进公立、民办高校的办学公平,进一步放开价格管制,加快推进教育结构优化调整,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3.形成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冷门专业的人才供给
当前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中,产业升级迭代速度很快,由于产业发展需求、社会大众认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等三者存在时
间上的错位,势必将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与当前培养供给出现供需矛盾,如果简单按照招生人数或就业人数进行专业调减的一刀切政策,将难以形成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因此,政府应按照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需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经济社会结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撑的专业进行托底保障,以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供给。
4.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
构建高校、企业、投资机构、孵化器等多方参与的高校应用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和高校共建产业技术实验室和工程化实验基地,引导鼓励区域、行业骨干企业与地方高校开展应
用型创新和应用型技术研发,引入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高校创新成果产业化,完善高校科研评价和职称评审体系,将应用型科研及成果转化作为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的重要内容,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科研选题的重要来源,加快高校创新力向产业竞争力的转换,让高校真正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
(二)高校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深化产教融合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充分意识到应用型转型不是对专业设置的简单调整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而是对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从而推动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因此,要实现应用型转型和产教融合,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形成办学特色,办出高水平教育。
1.深刻认知产教融合的本质是产教一体化
产教融合既不是传统的校企合作,也不是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简单结合,而是高等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双向整合,也就是让高校进入产业成为产业主体,让产业中的行业企业进入高校成为办学主体。产教融合不应该是虚拟性的,而应是教育与产业之间基于互利原则共同组建的有着明确的目标、组织、业务的经营性产教集团(联盟),集团应兼具教学、科研、产业等三大功能。高校与行业骨干企业或者高校自办产业等多元主体合作,按照公司制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方式,基于类似“医学院一医院”运营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产教集团(联盟)的运行,从而形成教育与产业的互相支撑、深度融合,达到产教研一体化目标。
2.对接产业链,以专业群为核心重构组织架构和专业体系
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决定它既不能采取研究型大学以学科为依据进行专业结构布局的组织形式,也不能照搬职业教育以职业联系形成专业的逻辑关系,而应围绕区域经济核心产业、新兴产业进行专业布局,打造与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群。专业群所涵盖的专业既可以来自同一学科体系,也可以来自不同的学科体系,以产业联系形成专业群内各专业的逻辑关系,以专业群为主体重组实体二级学院,推动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及评价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学术科研与校企合作的结构性改革,最终形成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
3.构建产教一体办学、产教一体管理机制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既不同于高职高专以产业、行业、职业为主线的技能性培养路线,也不同于研究性大学以学科主线强化基础、弱化专业的培养路线,而应兼具产业性、应用性、学科性、创新性等四个特点,产业性即立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应用性即以应用技术、应用服务为培养目标,学科性即要具备专业协同和岗位迁移的基础,创新性即应具备在实践中对知识运用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不应是简单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或校中厂、厂中校,而应同时具备多元主体参与和产业经营性,探索一条校企、校校之间费用分担、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的深度合作机制,形成“产学研用”等四方在协同育人方面持续性的目标结合点。借鉴“医学院一医院”运营模式,实施“矩阵式”管理,通过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平衡运行中的权责利,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消除部门的本位主义,实现跨部门协作,通过产学互动、产教结合的方式,把教育与科研、产业等活动和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彻底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的问题,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4.构建教师双通道(教研通道、产业通道)职业发展体系
教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者,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力量,要培养一流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首先得有一流应用型创新型的教师。通过导向、管理、评价、激励手段,建立教师双通道发展机制,推动教师同时进入教学通道、产业通道,同时承担教研任务和产业任务,并分别按两个通道标准对教师能力进行等级评定,实施双薪酬激励,既培养教师双师、双能能力,又为稳定优秀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5.推行0—4—10教育模式
0是指与行业零距离,即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现状零距离,让学生能脚踏实地。4是指4年,即研究与预测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行业需求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才的知
识、能力、素质有什么新的要求,从而将这种需求的变化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融入到当前的教学过程中。10是指10年,即要研究与预测行业在未来10年有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对专业人才的挑战。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毕业5-6年后将会迎来职业生涯的一次跨越,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未来行业的骨干力量,高等教育就要能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跨越打开视野,提供未来想象空间。
6.构建面向教师和学生的应用型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落实全面责任制育人思想,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和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以应用型科研、应用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细化各部门、岗位工作职责、要求、任务、目标、责任,基于上下级评价、跨部门协同评价、学生评价、市场评价等四个维度,通过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种方式,构建教职员工分类评价和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与教职员工职称评定及薪酬激励挂钩。
基于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学生考核办法,基于思想考核、知识考核、能力考核、素质考核等四个方面,通过过程性考核、结果性考核两个维度,构建多元化综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助推培养模式改革。